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爱格豪路19号中汽零大厦3楼330室
八国联军侵入紫禁城时,垂涎皇宫中22口重达3000多公斤的“金缸”,无奈搬不走,“咣”地一声,竟用军刀去砍。
贪婪的侵略者本想将这些“纯金缸”劈开,变成便于搬运的块状,但砍得火星四射,刀刃弯曲,还是毫发无损。
突然,一个军官发现,砍过的痕迹中,露出黄铜的颜色。原来这些“金缸”并不是纯黄金铸造,里面是铜的,只有外面薄薄一层才是黄金,也就是所谓的“鎏金铜缸”。
于是,他下令,所有军士们将军刀当作刮取黄金的工具,将每口缸的外层黄金刮下来,用布包好带走。于是,故宫里22口“金缸”上留下斑驳的刮痕,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。
贪心不足的侵略者还是出动人力,将故宫308口缸运走了77口,包括4口“鎏金铜缸”。这些鎏金铜缸造型优美,历史文化价值很高。
故事首先回到紫禁城刚兴建的明朝朱棣时代。从1406到1420年,朱棣下令征集100万名劳工,耗费14年时间,建成了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,恢宏壮阔的北京故宫。
哪知道次年的一个夜里,皇宫里突然失火,木质结构的建筑和栽种的花草极易燃烧,火势着实凶猛。
几乎所有的太监、宫女和御林军都出动灭火,他们需要从护城河里打水,接力般运进宫中,才能浇在火焰上。结果一群人累得半死,忙活了一个晚上,才把火扑灭。
但火灾已经造成三个宫殿完全烧毁,连皇帝居住的寝宫都差点波及。朱棣受到惊吓,后怕之余便和建造师一起,开始思索如何防止火灾的问题。
建造师建议,在每个宫殿的门口或者内廷里放置大水缸,保证里面随时蓄满水,以防万一。
这些水缸造型和大小一致,都显得古朴庄严,蓄满水之后,除了用作消防,在夏天有时也可养上小鱼和莲花,不失观赏价值。
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想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。他们在缸底垫上一个石座,内可置火炭,每逢寒冬来临就点上火,一直燃烧到次年3月。
有时,他们也用另外一个办法,那就是给这些水缸套上被子,然后加上木盖,也有防止结冰之效果。
有了这300多口大缸,紫禁城即使偶尔失火,也能及时扑灭,因此带来了太平与吉祥,这些缸因而得名“太平缸”、“吉祥缸”。
因其镇宅消灾作用,又多摆在门前,也谓之“门海”,民间有钱人大宅也仿效设置这种“消防大缸”。
明朝皇帝厉行节俭的美德没有传到清朝统治者手里,乾隆当政时,奢靡之风日盛,他不仅六下江南耗空国库,而且皇家吃穿用度都非常挥霍浪费。
有一次,他想追加铸造22口大缸,本来按照之前的设计和铸造,最多用黄铜。但他转念一想,在自己治理下,康乾盛世国力雄厚,不如用黄金来彰显天子的尊贵。
和珅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,按照一口大铜缸2000公斤来算,同等体积的纯金缸就有5000公斤,造22口大缸,需要耗费22万斤金子,这对于清朝国库来说,根本负担不起。
于是,他想出一个既能摆皇家排场,同时能给国库省钱,自己还能从中获取巨大利益的方法,那就是按照原来的规格用黄铜铸造大缸,在外面镀上一层真黄金。
通过他的预算,每口缸大约减轻1700公斤,能节省一大笔钱,但报预算的时候还是把里面的黄铜按照黄金的价格来算,从中捞取了不少油水。
当然,乾隆并非完全不知晓和珅的贪婪,但还是睁只眼闭只眼,因为和珅的获益有一半进了乾隆自己的小金库里。
于是,22口看起来金光闪闪的“纯金缸”就这么进了紫禁城,给乾隆挣足了面子。
由于表层黄金性质的稳定性,即使摆上1000年依然光彩夺目,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和珅动了手脚,里面其实是铜的。而每口大缸3300多公斤,任何一个盗窃团队再眼馋也抬不走。
直到1900年,八国联军侵略者用军刀刮这些表层黄金,才显露了当年的“骗局”。
如今,故宫18口伤痕累累的,发黑的“鎏金铜缸”依然提示我们闭关锁国和落后挨打的道理。
当然,它们也提醒我们莫忘国耻。只有提升国家实力,才能震慑那些企图掠夺我们的人!BB电子 BB电子appBB电子 BB电子app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爱格豪路19号中汽零大厦3楼330室 电话:0512-65451446 手机:0512-65451446
Copyright © 2020-2023 BB电子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苏ICP备2020052537号